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护士考试辅导 儿科护理学 第十二章(1):传染病总论

时间:2010-12-13 10:35来源:护士考试 作者:lengke 点击:
  

第十二章 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传染病总论

一、传染过程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人体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是否引起疾病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力两个因素,而产生5种不同的结局:

1.病原体被清除;

2.隐性感染 最常见,其结局多数为病原体被清除,部分成为健康携带者。

3.显性感染 可获得持久免疫力,部分病人成为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4.病原携带状态 是传染病重要的传染源。

5.潜伏性感染 期间不排出病原体

例:传染过程有5种表现形式,病原体侵入机体后,最少见的表现形式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参考答案解析:C

传染过程的5种表现形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病原体侵入机体后,隐性感染最多见,其次是病原携带状态,而显性感染最少,也最容易识别。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 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3.有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

4.有免疫性 人体感染病原体后,均可产生特异性免疫。

 

三、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1. 传染源

(1)病人

(2)病原携带者 包括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健康携带者和隐性感染者

(3)动物源

2.传播途径

3.人群易感性 易感者在特定人群的比例。

四、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五、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病程发展有阶段性,分为: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六、传染病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

(1)对传染病病人管理必须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根据2004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为3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2种。报告时间城镇2小时,农村<6小时。

乙类传染病是指:共26种。报告时间12小时内上报,农村不超过24小时。

丙类传染病是指:共11种。按乙类传染病方法报告。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2)医疗机构对甲类传染病人的管理:

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3)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

(1)了解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2)一般卫生措施:

3.保护易感人群 疫苗接种。

 

七、小儿传染病的护理管理

1.建立预诊制度

2.疫情报告

3.隔离制度

4.消毒制度 预防性消毒、随时消毒、终末消毒

5.观察病情

6.卫生宣教 是搞好传染病管理的重要环节。

 

报名信息:护士资格考试报名入口 www.21wecan.com
     2011年护士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护士资格证与执业证的问题  
     2011年护士资格考试政策
     初级护师考试报名网站
     2011年护士资格证考试科目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招生方案 | 免费试听 | 报名演示
课件更新 | 网校介绍 | 答疑周刊
网校学员——快速注册通道
卫生资格考试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