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外科学教学精品课程 第一章 绪论

时间:2009-11-24 17:01来源:外科主治医师考试 作者:lengke 点击:
  

外科学(surgery)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它应用各类科学的成果、药物、手法、手术来研究与诊治疾病。是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Surgery来自拉丁文Chirurgia,又由希腊文Chir(手)和ergon(工作)组成,指以手术或手法为主要特点的医疗方法,因之,在医学的发展中,外科包括以手术或手法治疗为主的临床学科。随着医学的发展,临床分工愈来愈细,外科又分为普通外科、骨科、胸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烧伤整形科等,还可根据专业的发展分出血管外科、肝脏外科、胆道外科、胃肠外科、脊椎外科、内分泌外科……等等。现代外科学不再包含眼科、耳鼻喉科、颌面外科和妇产科等这些也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的专科。
一、外科学的发展史
医学是人们在与自然作斗争时产生的实用性学科,外科更是如此,在人们与自然作斗争时,机体常受到损害,如组织的破损、被野兽撕咬,需要处理而逐步产生一些治疗方法,汇集起来经过整理,升华成为专门的技术。
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在我国商代(公元前1300年)已有人体解剖部位名称和各部疾病如“龋齿”、“疥”、“疮”。周代(公元前1066-481)有“金疡”与“疡医”、“疡科”之分,主治未溃肿物,已溃疮疡,刀枪箭伤及骨伤等人体外部伤。汉代的外科著作(五十二病方)中强调预防破伤风,对腹股沟疝的治疗已有叙述。
公元前500年扁鹊有用毒酒作麻醉进行外科手术的记载。华陀(141-203年)使用酒服麻沸散为病人进行死骨剔除术,剖腹术等,危亦林(1337年)主张在骨折或脱臼的整复前用乌头、曼陀罗等药先行麻醉。明代王肯堂将“川乌,草乌,南星,半夏和川椒为末调擦”,用于局部手术,开创了局部麻醉的先河。
南北朝龚庆宜著《刘渭子鬼遗方》(483年)是中国最早的外科学专著,其中“金疡专论”充分反映了当时处理外科的经验。隋代巢元方著《诸疡源候病》(610年)对瘿瘤、丹毒、疔疮、痈疽,痔疮、蛛毒病及皮肤病都有详细记载。巢元方还记述肠吻合术,大网膜结扎切除术,血管结扎术等外科手术方法和步骤。孙思邈《千金要方》(652年)中应用手法整复下颌关节脱位。张仲景(196-204年)描述了肠痈(阑尾炎),肺痈(肺脓疡),阴吹(阴道直肠瘘)。宋代王怀隐著《太平圣惠方》(992年)记载用砒霜治疗痔核。明代陈实功著《外科正宗》中记叙刎颈切断气管,应急用丝线缝合切口。孙志宏著《简明医觳》记载着先天性肛门闭锁的治疗方法、清末高文晋著《外科图论》(1865年)是一本用图解为主的中医外科学。
解剖知识在商周(公元前400前)《史记?扁鹊包公列传》就有记载。《黄帝内经》(公元前305-240年)一书对血循环概念已有认识。公元190年《难经》对人体解剖作了较详细的描述。1777年王清任解剖犯人的尸体,撰写了《医林改错》一书纠正前人解剖中的许多错误。
公元前460-377年古希腊医学家Hippocrates对骨折、脱位和创伤的治疗创立了许多新方法,成为西方外科学最初奠基人。至今,Hippocrates仍为医学界所尊重。Celstts描述的炎症四大症状,即红、肿、热、痛仍沿用至今。
欧洲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资本主义开始萌芽,解剖学、物理学和化学的迅速发展对外科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731年在巴黎成立了第一所外科学院。1761年,Morgagni出版了《用解剖学研究疾病的部位和原因》一书,1766年Desault开始用绷带治疗骨折,1794年Hunter的《论血液,炎症和创伤》一书,炎症逐渐成为外科第一病理变化,他还提出在正常部位结扎血管治疗股动脉或腘动脉的动脉瘤。
英王乔治三世在1800年特许成立伦敦皇家外科学院;1843年维多利亚女王特许改为英国皇家外科学院。
外科的一些治疗,原由理发员兼任,处理关节脱臼、骨折,对扭伤进行推拿等。在我国民间现仍有保留这种习俗者。14世纪后英国外科医学和理发员曾分别属于两个行会,但至1540年又统一成立一个行会。1745年外科医生才有自己的独立团体。
医学的发展除有本身的动力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他学科发展的影响与推动。在外科学的发展中能使手术成为一种治疗手段的基础是解决了无菌技术,麻醉,人体解剖,病理生理与手术基本操作技术。
(一)抗菌、无菌术
在19世纪初已开始有手术,但术后感染甚为严重,手术死亡率甚高,产妇的死亡率亦高,匈牙利产科医生Semmelweis(1818-1904年)提出产褥热是感染性疾病,并要求医生在接生前必须用漂白粉洗手,产妇的死亡率即由10%降到1%,这是最开始的抗菌术。英国的Lister(1827-1912年)应用石碳酸作为杀菌剂浸泡器械,喷洒手术室,使截肢术后病人的病死率由45%降至15%,他被公认为在外科应用抗菌术的创始人。法国化学家Pasteur(1822-1895年)提出疾病的细菌学理论,德国细菌学家Kock(1843-1910年)发现伤口感染的病原菌, Bergmann(1836-1907年)创用蒸气灭菌法,美国外科医生Halsted(1852-1922年) 提出手术时用灭菌橡皮手套,使手术的无菌术逐步完善。
(二)麻醉
手术时,病人感到疼痛不能耐受手术, 1800年Davy应用笑气作麻醉剂,1842年美国Long开始使用乙醚,1846年Morton报告乙醚的应用。1847年苏格兰医生Simpson介绍了氯仿的应用,从此,手术成为一种实际可行的治疗手段。
(三)解剖学
手术必须以人体结构为基础,有关较完整的人体解剖的发展却是起源于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要求了解人体的精细结构,人体解剖得以实施。比利时Vesaluis(1514-1564年)专心从事人体结构的研究,成为16世纪最有造诣的解剖学家,并开创了在外科医学教授解剖学。1895年英国的H.Gray发表的“描述和外科的解剖学”,其后经不断更新、充实,至今仍是世界上具有权威性的解剖学教科书。
(四)病理学、生理学
手术治疗必须与疾病的病理改变,病人的生理改变相结合。Morgagi(1682-1771年)认为临床观察必须和死后检查结合, Hunter(1728-1793年)主张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知识相结合,开展了实验外科,解决临床外科遇到的问题。美国医学史家Garrison对他极为推崇,他在Hunter的墓碑上写着“Hunter的降临使外科不再仅是一种治疗手段,而开始立足于生理学和病理学,成为医学科学的一个分支”。
外科学和生理学的结合使外科医学的视野从局部扩展到整体,随着对生理学的了解,生理学与外科学的相结合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应用越来越广泛。1952年与1959年美国外科学家Moore提出了外科手术的代谢反应与代谢管理的问题。加强了外科病人手术前后的代谢处理,改善了手术效果,使外科学与生理学的相结合更深入了一步。
(五)手术基本操作技术 手术的基本操作是切开,分离,止血,缝合,现在的外科操作技术在不断的进步,很多新技术及设备代替了完全用手操作的方法,然而,在手术基本操作技术建立之初都是一点一滴汇集起来成为现在的规范化的操作方法。如手术中出血最早采用烧热的烙铁烫的方法,以后逐渐有止血钳及丝线结扎血管,应用指压或止血带预先控制大血管再手术的方法。空腔器官如肠管断端连接起来的缝合技术,以及各种组织应该按层缝合的理论,组织间或体腔中的渗出物应引流至体外的理论与引流物的设计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基本原则,也正是这些基本操作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使手术能按设计、按要求进行、完成。
二、现代外科学的发展
在19世纪,外科学虽已形成独立的学科,然而,对人体疾病的治疗仅处于初步阶段,由于缺乏足够的知识与必要的器械,人体的许多部位都不能进行手术操作,成为“禁区”,许多疾病不能应用外科手术治疗。但是在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外科学有了极迅速的发展,它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叙述。
(一)概念的创立
1、围手术期处理
围手术期处理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在此以前,将手术分为三个阶段,手术前,手术与手术后,在医师的认识中,手术前与手术后是为手术服务的,手术成为注意的集中点。其实手术固然重要,但是必须认识到手术前、中、后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现代许多高难度的手术并不单依靠手术这一步骤能完成,致有“手术成功,治疗失败”的谑言,器官移植的成功充分说明围手术期这一概念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没有移植前的配型、受体与供体的准备,没有移植后的免疫抑制治疗、抗感染处理,就难以有移植手术的成功。围手术期这一概念的提出,促进了手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概括地说,围手术期处理的要求是:手术前处理是使病人与手术组人员以最佳状态进入手术;手术中处理是保障病人能够全面地接受手术,以保证手术成功;手术后处理是使病人能尽早地顺利康复。
2、微创概念(concept of minimally invasion)
外科手术的目的是治愈疾病或减轻症状,但它是一种创伤性治疗。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对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创伤,导致一系列的反应,如组织的丧失,生理扰乱,器官功能损害等。在18世纪外科学发展之初,著名的外科医师Kocher明确提出“轻柔外科”以减少组织损伤为目的,不片面追求高速度。以较小的创伤而取得较大的效果,是外科治疗中努力追求的目的。要求手术操作动作细致、轻柔、爱护组织,器官组织结构的重建要符合生理,是外科手术中应遵守的原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对疾病认识的深入,高技术的新型手术、医疗器械、仪器,使病人遭受较小创伤而能获得较好效果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微创的概念深入到各个治疗领域,为各手术专科所重视。
肿瘤切除手术方式的改变,也反映了微创概念的深入发展。手术切除肿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以往是手术越做越大,以为切除得越广泛,肿瘤就能被切除得越“彻底”,治愈的概率越高,复发率越低。其实不然,其效果并不如所期望的那样。大范围的切除有时反而损害了病人的免疫机能,增加了器官、组织的破坏程度,加重了机体生理与功能障碍。肿瘤是一全身性疾病,手术仅是总体治疗的一部分,减少手术对机体的创伤,有利于病人的康复,也有利于控制肿瘤,手术的范围不再过分强调“扩大”、“彻底”。同时,诊断方法的进步,使肿瘤早期发现率有所提高,综合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与种类也在增加。因此,肿瘤手术的范围已考虑到创伤的危害与功能、形态的保存。乳腺癌的手术就经历了这样的演变过程,由局部到全乳切除,根治切除,扩大根治切除,现又回复到局部切除。当然,现代的局部切除与以往的小范围切除的基础有所不同,现代有早期发现与综合治疗的基础。肿瘤手术的改变还仅是习用手术的改变,而治疗策略、手术器械、治疗手段的改变更能说明微创概念的深入发展。
为使病人承受最小创伤,而获得预定的结果,在外科各种操作中,都应贯穿微创的概念,这一概念是通过各种技术来完成的,因此,微创技术并不局限在某一种或某一类疾病上的应用,而是涉及到每一专科,每一操作。随着微创概念被人们广泛、深入的认识,科学技术的进步,微创技术将会有更多的发展,是当代外科学的一大进展,它的发展促进了外科学的进步,是外科学的发展方向。
病人接受治疗时,除肉体将遭受创伤、疼痛外,在心理上还将承受压力、恐惧,虑及疾病的发展、手术的风险、效果、以后的工作、家庭的影响等等,医生除注意到减少病人机体所受的创伤外,还应注意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使病人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机体与心理上都仅有“微创”。
3、循证外科学(Evidence-based surgery)
医学是一门生命科学,它的工作对象是人,许多药物、治疗方法、手术等是经动物实验取得证据后应用到临床。虽然,其中的许多结果可以作为在人体应用的依据。但是,人与动物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药物和治疗方法在人与动物的应用并不能完全一致甚至相差甚大。并且,很多人的疾病不可能在动物体上模拟出来、制成模型供实验研究。因此在医学治疗中,有很多方法是经验的积累,常出现同一药物或同一治疗方法在不同时期,不同的病程,经不同的医生治疗同一种疾病而出现不同的结果,文献中的报道结果常是相互矛盾,有的更是只有专家权威的独家经验,难以判断、选择。
为了了解某一药物或某一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不良副作用等,常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的研究方法(randomize controlled trial, RCT)并且还采取多个中心进行临床研究、验证,再分析研究,以求获得足够的在人类应用的准确证据来指导临床的治疗,最初这一种验证主要用于药物的研究,其后逐渐在临床的各有关方面推广应用。20世纪70年代以后,医学上很重视用这种客观、细致的方法来评价一个药品,一种治疗方法,甚至诊断方法的效果、安全性等等。20世纪末期这种概念扩展被命名为“循证医学”(或证据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顾名思义,医学应以证据为基础,其经典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研究依据,结合医生个人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同时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病人最优化的治疗措施。”
循证医学所指的证据主要是指人体验证的研究结果,包括病因、诊断、预防、治疗、康复和预后等。证据来自各种信息,根据不同来源信息的力度可概括分为五个等级,第一级最有说服力,以后等级的说服力度依次递减。
第一级:来自有多个设计良好、随机、双盲,有对照的多个中心临床研究的系统性评定--荟萃分析(meta-analysis)。
第二级:来自单个设计良好,随机,双盲(有可能),有对照的多中心研究报告。
第三级:来自设计良好的无随机,有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报告,如队列对比等非随机研究的结果。
第四级:来自设计良好的其他的非随机,有对照的临床研究。
第五级:临床病例研究报告、来自专家的个人意见、动物实验研究报告。
循证医学实践中的另一重要概念是“后果”评估(outcome evaluation or clinical audit)是评估以包括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为代表的临床终点指标(end point),这些指标能真实可靠地反应治疗后患者病情的转归,也就是“预后”或“后果”评估。
外科治疗同样有诊断、药物、非手术治疗等,更有手术方式的问题,也需要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去选择最佳的方法,遂有“循证外科学”(Evidence based Surgery)之称。
“循证外科学”的研究范畴可概括为三类:(1)在外科治疗中应用的药物或非手术治疗方法;(2)手术方式的对比;(3)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对比。
第一类的研究可严格的按照随机、双盲、有对照的前瞻性研究,这一类型是当前文献中报告较多的一类,约占55.9%。第二类研究应是循证外科研究中的重点,但是很难按要求去进行研究,首先是无法做到双盲,手术者完全知道哪一组病人是接收了哪一术式,及一些有关的问题,文献中仅占3.4%。第三类也很难实行,因为病人有权利选择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因此,临床研究既不能是随机选择也不能做到双盲,医生与病人都知道做了那一类手术。此外,外科治疗还有一些问题,阻碍了外科进行RCT的研究。手术不像药物有恒定的效果,它可随手术者实施的情况而定,手术者对一种手术有由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在熟练的技术操作下,手术效果与并发症较之技术操作生疏时有着不同的结果,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开展之初,其并发症明显高于普遍开展、技术熟练之后就明显减少了。再就是有些手术的效果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随访观察始能确定,如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有多种方式,那一种方式的复发率低,需要经过2年以上的随访。肿瘤手术需要5年或更长时间。更重要的是病人有权利知道和选择那种治疗方法或手术方式,如乳房癌的保乳手术与根治术间的选择。这些问题无疑都为外科术式的临床验证对比带来了困难,因此,外科文献报告中很少有关手术术式RCT的报告,也就是少有第一级可靠性信息。
虽然如此,循证外科学仍然是使外科学进步,使病人获得适合治疗的基础,在我们日常的外科医疗工作中,也有许多治疗与手术应遵循“循证外科学”的原则去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与方法。也可按“循证外科学”的要求在临床工作中收集信息,虽不能按随机、双盲、对照(RCT)的要求去做,但也可以有良好的设计、对比、随访、前瞻性研究的结果。
(二)诊断技术的进步
1.影像学
随着电子学、光学、器械学的进展,医学诊断设备有迅速的改革与创造,使人体的大体组织结构与细微改变都能得到直观或相似的成像,显示组织结构有无异常,准确地显示病变的所在部位,形态与大小。进而在术前能够作出较准确的诊断,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提高了手术治疗的合理性与治疗效果。常用的有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ECT),磁共振成像(MRI),B型超声检查等。
CT是常用的一种诊断方法,能将机体作断面显像,具有直观的效果。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能按要求显示某一部位或某一器官组织的血管影像,图像经计算机处理,使血管的显像更为清晰,不但能显示该区域血管的情况,也能显示出供应器官的影像。
B型超声检查操作简便,已成为腹部疾病的常规检查,能显示器官有无占位病变,有无肿大或缩小,胆囊内有无结石形成,腹腔内有无积液等等,还可在剖腹手术探查腹腔内器官。
2.内窥镜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微电子学的发展,计算机信息处理和实时成像、三维结构重建等技术的应用,各式各样的内窥镜与腔镜都创造出来,可以说机体上有腔隙的部位,不管是有腔器官或有间隙的组织几乎都有相应的窥镜进行直接观察。电子成像、可曲折的镜体代替了以往的硬质金属管状镜,使病人易于耐受,创伤小,效率高,提高了诊断与治疗效果,病变可直接观察,取检。还可经腔镜进行手术治疗,如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手术创伤明显减少。现在,将近90%的胆囊切除已由腹腔镜施行,病人在术后2-3天即可出院,甚至有上午手术晚间即出院者。
3.免疫学诊断
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的发展,检测方法得到了改进,尤其是肿瘤的早期诊断有了明显的进步,使早期治疗得以实现,许多的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 AFP),血清癌胚抗原(CEA),胃癌相关抗原,CA-19-9等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结肠癌及胃癌,胰腺癌等的诊断提供线索。
(三)治疗方法的进步
1、微创技术
当前,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创造了许多器械、设备,使治疗手段、方法微创化,按所用器械、设备等的不同,这些微创技术(minimally invasion technique)可以概括为:①显微技术,②介入技术,③窥镜技术④其它。科学的发展,新器械、新设备、新方法的创造,将有更多的微创技术、方法,甚至是“零创伤”技术也并非不可能。
显微手术(microsurgery) 应用显微镜或放大镜将手术部位加以放大,进行操作。手术操作可以很精细,创伤也小。断肢再植术的小血管吻合,即具有代表性,毫米级的血管都可以准确地加以吻合,显微技术在神经外科也用得很多,使手术创伤得以减少。除外科系统外,眼科,耳鼻喉科,也都在使用显微技术。
介入技术(intervention technique) 最初使用介入技术是在X线透视的帮助下,将导管经血管送到需治疗的部分,送入注射药物或某些物质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如经股动脉插入导管经选择到达肠系膜上动脉或其分枝,注入血管收缩剂治疗肠管某一部位的出血。介入技术的发展,简化了手术治疗,如腹主动脉瘤可以采用经股动脉置入可扩展的带膜支架,使动脉瘤不再扩张,也不致有动脉瘤的破裂,避免了以往复杂的剖腹动脉瘤切除术或瘤内人造血管植入术。又如先天性动脉导管末闭,可用介入法加以闭塞而不需手术。
窥镜技术(scope technique) 窥镜可以分为两大类:①通过自然孔道进入体腔进行操作的称内镜,如气管镜、支气管镜、食管镜、胃十二指肠镜、直肠镜、结肠镜、小肠镜、膀胱镜、输尿管镜等,②通过人工通道进入体腔进行操作的称腔镜,如腹腔镜、胸腔镜、关节镜、胆道镜、脑室镜、血管镜等。经窥镜不但可以窥看、取活检作诊断、还可以进行治疗,如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肠切除、胃切除、肝叶切除,经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等,都是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腔镜技术。
其它技术 对肿瘤施行冷冻,微波固化,X光片,伽玛刀,也都可属于微创技术的范畴。
2.器械的改进与代用品的应用
器械制造,仿生学,电子学等与医学相结合制造了许多器械与设备使手术操作的准确性、有效性为之提高,从单纯的手工操作逐步向半自动化与自动化发展,在19世纪Lembert建立了浆膜对浆膜的吻合方法,使肠管的断端吻合连接起来,而现在有应用订书机原理的胃肠吻合器,也有关闭肠断端或支气管断端的闭合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手可施行脑部或腹部的手术。体外震波可以粉碎肾结石,避免了手术创伤。
组织缺失修复有困难,一些组织代用品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人工血管,人工瓣膜,人工肾,人工关节等以及高分子织物(聚丙烯、四氟乙烯)修补腹壁缺损。当代兴起的组织工程学,更是生物工程与高分子化学相结合,以生物相容性良好,并可被机体逐渐降解和吸收的高分子物质作基质,将组织细胞吸附于其上,塑造组织代用品如耳廓的再造,人工肌腱,软骨等既是一人工代用品但又具有生物活性、功能,如能持续发展,将有人造肠,人造心的出现。
3.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是20世纪医学的一大进展,它的成功使外科治疗学上出现了一个新起点,以往外科治疗疾病是切除病变或者修复,重建已损坏的组织器官,它的基点是建立在组织、器官自身的修复、重建上。而器官移植则是更换已损毁的组织、器官,因此是器官组织功能损坏至不可逆转程度的理想治疗方法。有如一台机器的某一部件损坏,予以更换。自20世纪60年代,肾脏移植成功后,大器官如心、肺、脾、肠都相继获得成功,数量不断增加,肾移植全球已超过80万例,我国每年也近2000例,移植后的功能成活率也呈大幅度增加,肾、心、肝一年移植成活率分别达95%,90%与80%,并有不少存活10年、甚至20年,并有着很好的生活质量。移植器官也从单一器官移植到肝肾、胰肾,心肺甚至多器官联合移植,也有一个供体移植至两个受体,如一肝两受体。供体的获取也从尸体到活体,如肠、肾、肝等,扩大了供体的来源,但仍不能满足众多等待器官移植病人的需要,在克隆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代,有望从转基因的动物体上获得供体,器官移植将从同种异体向异种异体发展。
器官移植虽然现仍属于外科学治疗的范畴,实际上它的成功是多学科技术成就的汇集,是一系统工程,外科医师应用这些成果于病人,成为临床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挽救了大量器官功能衰竭不可逆转的病人。预期在21世纪器官移植将有更大范围的应用与进展,重点是改进移植后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移植器官的功能存活率。
(四)药物的创新
感染是外科手术治疗一重点问题,如手术合并感染就会失败。虽然,操作时重视无菌技术,预防感染的发生。但是并不能完全阻止感染的发生,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磺胺药的出现,为控制感染提供了有效的药物,20世纪的后半世纪,抗菌药物的发展极为迅速,抗生素的发展尤其显著,还有喹诺酮等药物的应用。减少了手术后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器官移植的成功是各类技术的综合结果,手术技术是其中之一,而占着很大比重的是免疫抑制剂的问世,这类药物的应用促进了器官移植范围的扩大与效果的提高。
生物工程,重组技术的应用制造了许多生物制剂,各种细胞因子制剂,激素制剂促进了组织的愈合与机体的反应,如重组人生长激素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组织愈合,细胞的生长,又如重组活化因子Ⅶ对手术后的大量渗血有效,新生产的有效药甚多,改善了手术的操作条件与效果。
三、外科与内科的关系
外科与内科是临床医学的两个分支,在医学发展的初期,医学并无分支,在外科发展史中已叙及,为适应病人治疗的需要,为了掌握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分工,所用治疗手段相似的归纳在一起形成一个行业。随着医学的发展,对疾病认识的加深,治疗方法的增多,原包括在Surgery含意的操作都难以划分在那一分支的范围,如现在的导管介入操作,内科、外科与影像诊断都可施行。一种疾病的治疗也不能完全固定地归入那一学科,如冠状动脉原用药物治疗,现在可以用介入治疗进行扩张与置入支架,还可以行血管搭桥手术。十二指肠溃疡可以用药物治疗,有并发症时可用手术治疗。肾脏病先用药物治疗,待功能衰竭至不可逆转时需行肾移植。可见只能按疾病的发展过程应用不同的治疗手段,而治疗手段在各科之间可有共同处,有相近之处,药物治疗等在各科都有相同之处,早在20世纪中期,权威性的Christopher外科学教科书中即提出外科医师是内科医师加手术治疗。1937年Ochsner与Wangensteen提出“内科与外科之间已经不存在清楚的界限,内外科之间的界限不是固定的,而是在不断地变更,当疾病不能采用内科方法进行有效治疗时,就需要努力寻找外科方法。与此同时,也要不断寻求内科疗法以替代有效的但是猛烈的手术治疗”。
为了求得对疾病治疗的连贯性,在部分治疗机构中,已实行按系统分工,如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这或许可能是将来医学发展的一种模式。
四、怎样学习外科学
任何事物的成功在于对它的决心,在于它有明确的目的,因此,要学好外科学首先是要明确学习的目的——掌握它,应用它为病人解除痛苦,恢复健康。
谈到外科学,就必然联想到手术,联系到怎样使用“这把刀”,因之就有“一把刀”“天下一把刀”的“赞誉”声,其实不然,一个外科病人治疗的成功决不是单纯依靠手术,手术只是其中的一种治疗方法。因此,学习外科学不是单纯学怎样施行手术,而是学习在治疗病人的过程怎样使用手术这一治疗手段。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学习有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基本知识是包括基础医学知识和其他临床各学科的知识,如解剖,病理和病理生理以及临床诊断学等。
基础理论是促使外科学发展的基础,20世纪外科学能够迅速地发展,主要是深入发展的基础理论应用到外科学的结果,免疫学阐明与解决了组织器官移植排斥的问题,更新了机体对外来侵害发生的全身性反应的问题,基因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某些疾病的发生,与人体对同一损害有不同反应的症结所在。
基本技能是外科临床日常进行的一些技术操作,诸如病史采取与记录,体格检查,创面处理,各种穿刺,置管等,虽是一些日常的操作,却是外科处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正确、熟练的操作可减轻病人的痛苦改善治疗效果,一个不正确、生疏的操作却可加重病人的痛苦甚至预后,如在气胸病人,正确熟练的胸腔穿刺可治愈气胸,反之,胸腔穿刺可损伤肺,导致血气胸,加重病人的病情。切开、结扎、分离、缝合,是外科手术的基本技能,必须正确熟练地加以掌握。
手术是外科学中占主要地位的治疗方法,手术主要包含切除、修复、重建三个主要步骤,各种手术方式均按此程序进行,切除是切除病变部分,修复是修复被损破的组织、器官,重建是重建组织、器官的功能。这三者在各种手术方式中所占的比重因手术目的不同而异。手术方式的设计必需基于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一个手术的完成无异于一个艺术家完成了一个作品,要少损外观,精细少创与取得完美的功能。虽然,每一手术方式都有具体的步骤,但不可葫芦画瓢,而必需懂得每一步骤的含义。要有解剖、生理、病理知识的依据,现代外科学是以生理学、生物学为基础的外科学,每一个病人的情况各异,施行手术方式可以是大同小异,而这一小异常常使手术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因此,学习外科手术方式,主要是学习这一手术方式的目的,设计原理,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做到“知其然与其所以然”决不是学一种方法,学一种式样或手技,是医师而不是手术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招生方案 | 免费试听 | 报名演示
课件更新 | 网校介绍 | 答疑周刊
网校学员——快速注册通道
卫生资格考试培训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视频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