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2016年检验技士试题库(5)(3)

时间:2015-12-23 16:46来源: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考试 作者:lengke 点击:
  

21.属Ⅰ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 新生儿溶血症

B 血清过敏性休克

C 血清病

D 接触性皮炎

E 系统性红斑狼疮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I型超敏反应的理解及记忆。常见错误是选C,认为血清病属I型超敏反应,是IgE引起的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导致的疾病,对血清病与血清过敏性休克混淆。血清过敏性休克是致敏机体再次注射血清扁导致肥大细胞上IgE受体桥联,肥大细胞鹿颗粒、生物学活性介质如组胺、白三烯等作用于血管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压下降导致过敏性休克。血清病属Ⅲ型超敏反应。是一次大剂量注射抗毒素血清后1-2周发生,由于患者体内抗血清抗体已经产生而异种血清尚未完全排除,二者结合形成中等大小可溶性循环免疫复合物所致,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和一过性蛋白尿等。

22..免疫复合物病引起的血管炎的主要原因是

A 组胺和白三烯

B 攻膜复合体

C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D 细胞因子

E 中性粒细胞的溶酶体酶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Ⅲ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常见错误是选A,认为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中,补体活化产生的C3a、C5a可促使肥大细胞脱颗粒产生组胺和白三烯可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引起渗出导致血管炎。实际是,在此过程中引起血管炎的主要原因不是白三烯和组胺的作用而是中性粒细胞的溶酶体酶的作用,补体活化产物C5a、C567趋化白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浸润到血管周围,吞噬免疫复合物同时,释放溶酶体酶,该酶可水解血管的基底膜和内弹力膜以及结缔组织等造成血管及其周围的炎症。

答案:E

23.预防肋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症的方法是

A 用抗Rh血清给新生儿注射

B 给胎儿输母亲的红细胞

C 用过量的抗原中和母亲的抗趾抗体

D 用免疫抑制剂抑制母亲产生抗Rh抗体

E 分娩72小时内给产妇注射抗Rh免疫血清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治疗Rh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溶血症的方法的了解情况。常见错误是选C,认为用过量的抗原中和母亲的抗Rh抗体可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可清除复合物。实质是,该方法仍可刺激母体继续产生抗Rh抗体,是不科学的作法。正确方法为分娩72小时内给产妇注射抗Rh免疫血清,及时中和进入母体的Rh物质通过调理、ADCC及激活补体清除Rh物质。

答案:E

24.临床上药物过敏性休克,以哪一种药物最常见

A 链霉素

B 先锋霉素

C 维生素B,

D 青霉素

E 普鲁卡因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引赳型超敏反应休克的最常见药物。本题一般不易选错,但仍需注意,题中要求的是“最常见”的药物。以上几种药物均可引起药物过敏性休克,但以青霉素最常见。青霉素单独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其降解产物青霉烯酸和青霉噻唑酸都能与人体蛋白质结合,从而获得免疫原性。青霉素稀释成溶液后,一般在6-12min可降解,因而使用青霉素要新鲜配制,如青霉素制剂中含有大分子杂质,可直接成为抗原引起致敏。

答案:D

25.Ⅱ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是

A Mφ直接吞噬靶细胞

B CTL特异性杀伤靶细胞

C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

D 中性粒细胞释放的溶酶体酶

E 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ADCC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Ⅱ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的理解。常见错误是选A,认为Mφ具有吞噬功能可直接吞噬细胞型抗原,该理解是不正确的。Ⅱ型超敏反应的抗原主要是正常存在于血细胞表面的同种异型抗原,改变的自身抗原或结合在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药物抗原等,通常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后,与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与Mφ表面的FcR结合促进Mφ对抗原的吞噬,所以Mφ通常不是直接吞噬靶细胞,而是以由抗体介导的调理作用完成吞噬作用的。在抗原与抗体形成复合物后可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使补体活化形成MAC溶解细胞型抗原即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同时也有杀伤细胞,主要是NK细胞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引起的ADCC作用。

答案:C

26.关于Ⅰ型超敏反应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由IgG抗体介导

B 以释放大量细胞因子为特征

C 只发生人类

D 白三烯介导I型超敏反应迟缓相

E 24小时反应达高峰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I型超敏反应特征的认识。常见错误为选B,是认为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活化后释放大量细胞因子,这是错误的。I型超敏反应应由IgE抗体介导;以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粒颗粒为特征;不仅发生在人类也可以发生在其他动物(如豚鼠等);发作速度快;白三烯是介导I型超敏反应迟缓相的主要介质;根据以上特点正确答案为D。

答案:D

27.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组织病理学特点

A 小血管内外IC沉积

B 中性粒细胞浸润

C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D 单个核细胞浸润

E 小血管扩张水肿

答案:D

28.引起Arthus反应的主要原因是

A TDHT释放的淋巴因子的作用

B 单个核细胞引起的炎症

C 肥大细胞脱颗粒

D IgE抗体大量产生

E IC起的补体活化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Ⅲ型超敏反应的机制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E答案以外的备选答案。这均是对Arthus反应不了解造成的。首选应了解Arthus反应是Ⅲ型超敏反应,属局部免疫复合物病,以一定时间间隔给家兔皮下反复注射马血清,多次注射之后,再注马血清时,数小时内局部发生细胞浸润、水肿、出血坏死等剧烈炎症反应,称Arthus反应,是局部免疫复合物病的典型代表,故应选E。

答案:E

29.下列哪种因素与免疫复合物性疾病

A 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

B 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沉积

C 激活补体活化产生大量C3a、C5a

D 大量IC形成

E 大量淋巴细胞局部浸润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Ⅲ型超敏反应特点、机制的认识。常见错误为选B。Ⅲ型超敏反应首先是IC在血管壁沉积、激活补体,产生大量C3a、C5a促使肥大细胞产生血管活性物质、中性粒细胞浸润而引起血管炎,因此与大量淋巴细胞局部浸润无关。

答案:E

30.一般不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物质

A 豕草花粉

B 镍

C 化妆品

D 青霉素

E 结核菌素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弓I起迟发型超敏反应物质的理解、记忆。常见错误是选D,认为青霉素只能引起I型超敏反应。实质是,青霉素进入机体的途径不同可引起不同的超敏反应,可引起I、Ⅱ、Ⅲ、Ⅳ型超敏反应,当青霉素通过皮肤接触进入机体时即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属Ⅳ型超敏反应。而豕草花粉通常从呼吸道进人机体,往往引起I型超敏反应而不引起Ⅳ型超敏反应。

答案:A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招生方案 | 免费试听 | 报名演示
课件更新 | 网校介绍 | 答疑周刊
网校学员——快速注册通道
卫生资格考试培训
快速进入: 免费试用
详情查看: 付款方式
电话咨询: 4000-8787-36
QQ咨询:

卫生资格考试题库视频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