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普通外科主治医师考试重点辅导(十三):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鉴别诊断(4)

时间:2010-10-12 14:39来源:外科主治医师考试 作者:lengke 点击: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胃十二指肠溃疡、门静脉高压症、出血性胃炎、胃癌、胆道出血

二、判断改错题

1、错  取决于出血速度和出血量,出血部位的高低是次要的

三、选择题

1、B  2、D  3、C  4、B  5、A  6、D  7、C  8、B  9、D 

10、B  11、A  12、E      13、A  14、D  15、C  16、E  17、E

18、B  19、C  20、D  21、E  22、A  23、B  24、D  25、C 

26、A  27、B  28、E  29、D  30、C  31、A  32、B  33、C 

34、B  35、ABCD  36、ABCDE  37、ABC  38、ABE  39、ACDE

四、名词解释

1、出血性胃炎:又称糜烂性胃炎或应激性溃疡,病人多有酗酒,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或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史,也可以发生在休克,脓毒症,烧伤,大手术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后,表现为表浅的,大小不等的,多发的胃粘膜糜烂,而导致大出血。

五、问答题

1、答:手术探查的步骤:胃、十二指肠→肝脾→胆囊、胆总管(胆囊有无肿大、胆总管内是否有胆汁)

2、答:常见病因及特点:

  (1)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溃疡多为慢性溃疡,一般位于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或胃小旁。出血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被腐蚀的血管,静脉出血较为缓慢,动脉出血则呈搏动性喷射。如果在溃疡基底看到出血的血管,常预示出血往往不易自止,或易反复发作。

 (2)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的粘膜因静脉曲张而变薄,易被粗糙食物损伤,也易被反流的胃液所腐蚀,加之门静脉系统内压力增高,导致曲张静脉破裂发生难以自止的大出血,出血常很突然,多表现为大量呕吐鲜血。

 (3)出血性胃炎:病人多有汹酒,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或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史,也可发生在休克、脓毒症烧伤、大手术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以后。表现为表浅的,大小不等的,多发的胃粘膜糜烂,可导致大出血。

(4)胃癌:癌组织缺血坏死,表面发生糜烂或溃疡,浸蚀血管引起的大出血。胃癌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黑便比呕血更常见。

(5)胆道出血:各种原因导致血管与胆道沟通,引起血液涌入胆道,再进入十二指肠,胆道出血三联征是胆绞痛,梗阻性黄疸和消化道出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招生方案 | 免费试听 | 报名演示
课件更新 | 网校介绍 | 答疑周刊
网校学员——快速注册通道
卫生资格考试培训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视频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