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主管护师考试网上辅导(外科护理学)讲义 第十一章(1)

时间:2012-04-17 13:06来源:主管护师考试 作者:lengke 点击:
  

第十一章 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一、创伤分类
  (一)按致伤因素分类
  可分为烧伤、冷伤、挤压伤、刃器伤、火器伤、冲击伤、爆震伤、毒剂伤、核放射伤及多种因素所致的复合伤等。
  (二)按受伤部位分类
  一般分为颅脑伤、颌面部伤、颈部伤、胸(背)部伤、腹(腰)部伤、骨盆伤、脊柱脊髓伤和四肢伤等。
  (三)按伤后皮肤完整性分类
  按皮肤完整性是否受损分为开放性与闭合性创伤两大类。
  1
.闭合性创伤皮肤、黏膜保持完整,无开放性伤口者称闭合性创伤。包括:
  (1
挫伤:最常见的软组织创伤,为钝器或钝性暴力引起,表现为局部肿胀、触痛或皮肤红、青紫。
  (2
扭伤:外力作用使关节超过正常的活动范围,造成关节囊、韧带、肌腱等组织撕裂破坏。
  (3
挤压伤:机体或躯干肌肉丰富部位较长时间受钝力挤压,严重时肌肉组织广泛缺血、坏死、变性,随之坏死组织的分解产物,如肌红蛋白、乳酸等吸收,可发生挤压综合征,出现高钾血症和急性肾衰竭。
  (4
爆震伤(冲击伤):爆炸产生的强烈冲击波可对胸腹部等器官造成损伤,伤者体表无明显损伤,但胸、腹腔内器官或鼓膜可发生出血、破裂或水肿等。
  闭合性创伤常有深部器官损伤。
  2.
开放性创伤 受伤部位皮肤或黏膜完整性遭到破坏,深部组织伤口与外界相通,此为开放性创伤。包括:
  (1
擦伤:粗糙物伤及皮肤表层,表皮及部分真皮被不规则地刮除。
  (2
刺伤:由尖锐器物刺入组织造成的创伤,伤口深而细小。
  (3
切割伤:多因锐利器械切割组织而造成损伤,切口长度、深度各不相同。创缘平整,仅少数伤口的边缘组织因有破碎而较粗糙。
  (4
裂伤:钝器打击所致皮肤和皮下组织断裂,创缘多不整齐,周围组织破坏较重。
  (5
撕脱伤:伤口不规则,浅表和深部组织撷脱、断裂,周围组织破坏较重,出血多,易感染。
  (6
火器伤:弹片或枪弹造成的创伤,可发生贯通伤(既有入口又有出口),也可导致盲管伤(只有入口没有出口),损伤范围大,坏死组织多,易感染,病情复杂。
  (四)按伤情轻重分类
  一般分为轻、中、重伤。轻伤主要是局部软组织伤;中等伤主要是广泛软组织伤、上下肢开放性骨折、肢体挤压伤、创伤性截肢及一般的腹腔器官伤;重伤指危及生命或治愈后有严重残疾者。

  二、创伤的修复
  创伤的修复是创伤病理过程的最后阶段。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增生能力不同,如表皮、黏膜、血管内皮细胞等增生能力较强,而骨骼肌、脂肪等则较弱,故不同组织创伤后修复结果不一。
  1.创伤修复过程
  (1)充填期:早期伤口由血凝块充填。进入炎症反应期后,渗出的血浆经酶转化成血浆纤维蛋白,取代血块充填伤口并构成网架。
此期的功能是止血和封闭创面。
  (2)增生期:伤后6小时,成纤维细胞即沿网架增殖。2448小时,内皮细胞亦然,而后逐渐形成新生毛细血管,三者构成肉芽组织。创伤后56天起,由成纤维细胞合成的胶原纤维开始增多并呈有序排列,伤口强度逐渐增大。10天后伤口内主要为成纤维细胞。缝合的伤口创缘在23天即可被增生的上皮覆盖。肉芽创面至少需12周,新生上皮才开始由创缘向中心生长,覆盖创面,达临床愈合。随着胶原纤维的增多,伤后35周伤口强度增大,至3个月时达稳定,此为瘢痕愈合。除上述细胞增生外,伤后还可有成软骨细胞、成骨细胞、间叶细胞等增生。
  (3)塑型期:为促进伤口处功能的再建,瘢痕愈合的基质——胶原纤维又被转化和吸收,并改变排列顺序,使瘢痕软化。另外还有肌成纤维细胞,能收缩伤口,使伤口外观和功能得以改善。骨折后形成的骨痂,在运动应力作用下,部分被吸收,而新生骨的强度不减弱,甚至增强。
  2.伤口愈合类型
  (1
一期愈合:又称原发愈合。伤口组织修复以原来的细胞组织为主,连接处仅有少量纤维组织。伤口边缘整齐、严密、平滑,呈线状。
  (2二期愈合:又称瘢痕愈合。伤口组织缺损较大或曾发生化脓性感染,由肉芽组织填充,纤维组织大量增生,需周围上皮逐渐覆盖或植皮后才能愈合。修复时间长,遗有明显的瘢痕挛缩或瘢痕增生,影响外观和功能
  3.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1)年龄:老年人皮肤萎缩、末梢循环差、巨噬细胞功能及蛋白合成减弱等而影响愈合。小儿及青年人合成代谢旺盛,愈合迅速。
  (2)慢性疾病:原有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可成为感染的诱因。慢性消耗性疾病、免疫力低下将直接影响愈合。
  (3)伤口特点:穿透性伤口,有时仅皮肤愈合,而深层组织可因缺损或感染而延迟愈合。深而大的伤口愈合时间亦较长。血运良好的部位愈合快。关节处伤口,若制动不严,可致新生组织再度损伤而影响愈合。
  (4)感染和异物:各种致病菌可损害组织细胞和基质,导致化脓性感染并抑制愈合。存留在伤口内的异物或坏死组织可引起异物反应和局部感染,使伤口不愈。
  (5)营养状况: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者的创面往往愈合不良且强度低,伤口易裂开。肥胖者可因脂肪组织血液灌注差,愈合较慢而强度差。维生素及铁、锌等微量元素缺乏,影响合成代谢与细胞呼吸,使创口愈合延迟。
  (6)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渗出、成纤维细胞和胶原蛋白合成,分解胶原纤维,妨碍愈合;修复期,可使瘢痕停止增殖并软化。
  (7)缝合技术:缝合张力过大、过紧,可致创缘血运不良,不利于愈合。而缝合过松、对合不良亦不利于愈合。
  (8)心理压力:长期处于不良心理环境中的伤员愈合能力差。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招生方案 | 免费试听 | 报名演示
课件更新 | 网校介绍 | 答疑周刊
网校学员——快速注册通道
卫生资格考试培训